達州市供銷合作社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深化供銷綜合改革
| ||||
|
||||
市供銷合作社堅持以黨建引領促改革發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把推進供銷改革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作為著力點,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使供銷隊伍形成思想共識,凝聚供銷力量,提振干部精氣神,主動融入新常態。學習中,堅持以悟“三新”、應“七問”、爭“五優”為準則,把黨史學習教育中的所學所悟轉化為日常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供銷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與激情,轉化為推動供銷綜合改革的實績成效。供銷社人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自覺投身全市“三新”發展大局、奮力推動供銷事業高質量發展,以為農服務新成效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針對干部隊伍精氣神不足、缺乏干事創業激情,基層組織發展不平衡,聯合社上下不聯合、不貫通,為農服務能力不足,企業實力不強等發展現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科學提出了通過實施“五個一流”路徑(鍛造一流的干部隊伍、塑造一流的行業形象、建造一流的組織體系、打造一流的服務平臺、創造一流的改革成果),創西部一流供銷社的目標,探索出供銷改革達州模式,開創了達州供銷改革發展新局面。 一、實施人才聚集行動鍛造一流干部隊伍 全面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講政治、愛三農、有激情、會經營、敢創新、守底線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建設西部一流供銷社提供堅強人才支撐。一是搭建學習教育平臺。修訂完善了干部職工學習考核制度,進一步激發干部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二是搭建勵志自律平臺。通過持續開展“糾風正氣、干事創業”系列專題活動,有效破解了干部職工“等靠要”思想、精氣神不足等問題,凝聚起供銷發展共識,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充分激發。三是搭建成長進步平臺。去年7月、11月,大膽選用了一批政治堅定、擔當實干、奮發有為的80后、90后干部擔任正科、副科實職。鼓勵和選派干部職工參加上派下掛等掛職鍛煉,選派機關干部職工到社有企業兼職,通過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干部交流格局,通過關鍵崗位干部輪崗,提升干部職工統籌協調、應急管理等各方面能力,使整個干部隊伍都有奔頭、有干勁、有希望。 二、實施正風肅紀行動塑造一流行業形象 通過內強筋骨、外樹形象,樹立誠實可信、擔當作為、改革創新、清正廉潔的行業形象。一是推進“廉潔機關”建設。制定印發了《達州市供銷合作社創建“廉潔機關”實施方案》,堅持以懲防體系建設為主線,以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為核心,以廉政文化宣傳教育為抓手,以作風建設為保障,壓茬推進“廉潔機關”建設各項工作,進一步塑造了廉潔、高效、正派的機關作風。二是優化目標績效管理機制。堅持“注重實績、客觀公正,簡單明確、便于操作,逗硬考核、獎優罰劣、差異分配”的原則,對機關目標績效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注重日??己?,每季度分好中差三個等次對干部考核一次、對科室測評一次,個人表現好的通報表揚,科室表現好的明確為明星科室、發流動紅旗,把日??己送杲K考核相結合,作為干部任用、評先選優和確定績效的重要依據。三是初步建立社有企業誠信經營體制機制。重新注冊成立達州市供銷投資集團公司,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組織機構和內控制度,逐漸形成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相繼全資注冊成立三家子公司,其中兩家公司承接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的社會化服務項目,達州市巴山食薈科技公司負責承接全市“巴山食薈”農產品品牌運營工作,負責建設和運營全市“巴山食薈”優質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達州市供銷苧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收購銷售全市苧麻,隨著經營業務進一步拓展,必將成為展示供銷形象的重要窗口。 三、實施融合發展行動建造一流組織體系 堅持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不斷推進基層組織治理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升。一是健全完善聯合社。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新變化,調整聯合社機關職能配置,優化機構設置,市、縣聯社進一步強化了行業管理、政策協調、資產監管、教育培訓,科學編制發展規劃等職能。出臺了《構建供銷社雙線運行體制機制的實施方案》,構建起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二是改造提升基層社。實施“基層社示范建設工程”,分類推進基層社改造,對經濟實力較強的基層社,支持發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消費合作等多元化業務,加快辦成綜合性合作社。對經濟實力較弱的基層社,采取政策支持、聯合社帶動等多種方式,著力提升服務能力。對廢棄、偏遠的經營服務網點進行資產置換,重新布局建立網點。截至目前,全市供銷系統綜合運用財政資金撬動、供銷資本領辦、社會資源共建等方式,改造重建基層社324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站1525個,實現鄉鎮基層供銷社全覆蓋。開江縣采取“社屬企業+社會能人”“社屬企業+民營企業”“供銷社+專業合作社”三種模式,恢復重建基層社20個,實現基層社空白縣到全覆蓋轉變。三是培育發展服務社。實施農村綜合服務社“提質擴面工程”,推進主體多元、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農村綜合服務社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建設,為城鄉居民提供日用消費品、養老幼教、就業培訓、代理代辦、生態養生、鄉村旅游等多樣化服務。開展農村綜合服務社“統一品牌標識、統一信息系統、統一商品配送、統一服務標準”行動,全面提升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管理水平,加大星級農村綜合服務社創建力度。截至目前,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1648家,創建星級農村綜合服務社100家。 四、實施拓展提升行動打造一流服務平臺 緊貼農民生產生活、城鄉社區發展等需要,打造與鄉村資源稟賦相適應、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一流服務平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一是自主打造達州優質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爭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由市供銷社全資公司達州市“巴山食薈”科技公司建設和運營達州市“巴山食薈”優質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采取“展銷中心+社交平臺+社區門店”模式,建設集生產加工、流通服務、展示展銷、結算交易于一體的“巴山食薈”區域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搭建線上線下產品營銷兩個渠道,成立“巴山食薈”區域農產品聯盟,有效整合全市特色農產品優質資源,推動全市農特產品走出大巴山、走向全國、跨出國門。目前,已完成展銷中心的前期建設工作,與本地200多個農產品企業完成簽約,5月展銷中心將正式開館。二是聯合打造苧麻收、儲、銷服務體系。與市國資公司合作共同出資組建達州市供銷苧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收購銷售全市苧麻,保障全市麻農利益,保障苧麻企業安心,保障苧麻市場穩定,實現聯農帶農、惠農助農持續增收。三是借力打造中國供銷西南冷鏈物流達州基地。爭取省社支持,借助省供銷社棉麻集團的實力,建成“達州最大、川東北一流、輻射大西南”的川渝陜結合部區域冷鏈物流樞紐中心和大西南冷鏈物流基地,形成服務川東北區域24小時全覆蓋的冷鏈物流配送網絡。 五、實施創新改革行動創造一流改革成果 科學推進供銷合作社的綜合改革,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出三大效益,展示供銷良好形象。一是突出政治效益。聚焦戰疫大局,全力保障安全。面對新冠疫情,供銷系統全力投入戰疫情、保供給、復工復產等工作,共組織采購米面油3000噸、生鮮蔬菜48噸、肉類12噸投放市場;市供銷合作社機關采購了價值10萬元的醫用標準口罩、40萬元的藍莓花青素,捐贈給一線醫護人員。二是突出社會效益。讓群眾了解供銷、認可供銷、支持供銷,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民工程,土地托管50萬畝。大力開展產銷對接,建成農產品交易市場6個、農產品展銷中心6個,與160余家單位和企業開展農產品供應合作。成功承辦川浙兩省供銷社藍莓扶貧產業現場會,達州藍莓產業發展助力脫貧奔康經驗得到省市領導充分肯定。全市累計種植藍莓1.5萬畝、年產鮮果8000噸、實現產值5億元。積極對接“扶貧832平臺”和“四川消費扶貧網”,119家企業獲得“四川扶貧”商標證書221個,銷售額達到1.5億元。向定點幫扶貧困村累計捐贈資金15萬元。三是突出經濟效益。推動系統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經濟指標增長、資產增值保值。新組建三家供銷全資公司正逐步成長,供銷面業公司在成都春季糖酒會上簽約4000萬元,巴山食薈展銷中心5月中旬正式開館,苧麻科技公司第一批苧麻收購正在展開。爭取政府支持,市政府印發社有資產土地變性的專題會議紀要,對劃撥土地逐宗制定方案,變更為出讓土地,并要求市財政按繳納的出讓金等額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供銷社建設農業生產流通體系,實現資產變資源、變資本。全面清理對外投資,對借欠款分類施策催收,成功收回借款1000余萬元,占應收款的70%。 情系三農抓改革,不負韶華爭一流。當前,達州市供銷合作社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期,全體達州供銷人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扎實推進“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以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為引領,以綜合改革為總攬,以服務鄉村振興為主戰場,以提振干部精氣神為根本,以擦亮供銷社老字號為標志,以提升社會化經營服務水平為支撐,以“五個一流”為路徑,再塑供銷輝煌,創西部一流供銷社。 |